據搜狐新聞報道2018年,車主張先生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該車配備了車聯網系統,可以收集車載數據并通過4G網絡發送至車廠。車主在使用該車2年后決定轉賣,但在轉賣過程中車廠方面稱車載數據屬于其資產,不隨車轉移,要求車主支付高達5萬元的數據遷移費用,否則不轉移車載數據與服務。車主不理解車載數據為何屬于車廠資產,且認為自己購買車輛時已經支付了該車的全部價款,車載數據應當隨車轉移。雙方產生糾紛,最終通過司法裁定,車廠需要將車載數據與服務隨車轉移,但車主也需支付一定費用。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驅動社會前進的主要要素轉變為數據,數據要素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經濟資源。但是,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數據要素產權往往不清晰,不能有效保護數據采集方和使用方的權益,也難以實現其真實價值。上述案例,車聯網等新興業態的數據要素產權不清晰,易導致交易糾紛。權屬不清晰也增加監管難度,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因此,建立規范的的數據交易環境,需要從產權清晰化入手,明確產權歸屬,規范交易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
數據要素產權是指數據要素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對數據要素的控制權和支配權。數據要素產權的重要性體現在保護數據安全、激發數據創新與應用、促進數據交換三個方面。
首先,數據要素產權可以規范數據獲取、使用與交易,防止數據濫用與泄密,保護數據完整性與價值。這是實現數據安全利用的基石。
其次,數據要素產權可以保障數據采集方與使用方的權益,激勵更多資源投入開發與創新應用,不斷探索數據潛在價值。這是實現數據要素功能的源泉。
最后,數據要素產權可以明確數據歸屬,建立評估機制,降低交易成本,擴大數據流通規模。這是實現數據要素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較于土地、技術、資本、勞動力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數據要素有以下幾個特定的屬性:
可復制性,即同一份數據可以無限制地復制和傳播,不受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數據易被輕易復制和傳播,這使得數據交易和流通面臨較大風險,通過法律或技術手段進行保護較難。
非排他性,即同一份數據可以同時被多個使用者使用,不會減少其他用戶的使用機會,具有極強的非排他性。而土地、技術等要素使用時會排除其他用戶。
關聯性,不同的數據之間往往存在復雜的關聯關系,使得數據的價值得以相互強化。這種關聯使得數據要素具有網絡外部性。
零邊際成本,即在已有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下,復制和傳播一份數據的成本幾乎為零。
強外溢性,即數據的使用和流通可以帶來更多的數據產生和創新,形成正反饋循環。數據要素不斷產生、流轉和更新,數據的內容和價值也在不斷變化。這使得數據評估和定價具有較大難度。而其他要素像土地、資本等要素較為靜態會因使用而減少。
數據要素最大的特點是可復制性、非排他性和關聯性,這使得數據要素在定價、保護和管理等方面面臨較大挑戰,但使得數據要素具有規模收益遞增的特征,存在巨大的應用潛力和發展前景,促進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目前,我國在數據產權規范方面已有一定實踐。如《數據安全法》增加了對產權的規定,工信部發布了《車聯網車載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和《數據資產評估指南》,《數據二十條》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和數據產品經營權“三權分置”的中國特色數據產權制度框架,并強調研究數據產權登記新方式,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各地區依法制定了細化規則,貴州省是全國首個出臺《數據資源管理條例》的省份,該條例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為數據產權規范提供了法律依據。該條例明確了數據資源的定義、分類、所有權和使用權,規定了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交換、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等內容;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數據資源管理辦法》,并建立了地方數據安全管理機構推進實施;德陽市印發了《德陽市數據要素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數據要素市場的定義、服務對象、交易原則、管理制度、市場主體、經營業務、監督管理等內容,為德陽市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這使得數據產權規范更加貼近區域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可操作性。但是,現有實踐主要集中在地方及個別行業層面,缺乏系統的產權保護機制規范,這需要地方從數據要素的屬性特征出發,在制度、機構、平臺、生態等各方面建立更完備的產權登記管理體系,從而為全國的數字經濟大市場奠定基礎。

鑒于數據產權鑒權的復雜性,通過公共數據授權,委托第三方企業開發公共數據資源,成為地方實施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主要方式。今年,4月份以來,廣東、武漢、煙臺等地出臺政策,推動本地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都采用了公共數據授權運方式。
德陽市是中國較早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的地區之一,通過建立“政府數據+企業應用”的合作機制,實現了政府數據資源的商業化運營。德陽市政府投資建設了“德陽市大數據應用創新服務中心”,授權負責宣傳和運營各類數據應用,并提供免費試用和付費購買的渠道。私企可以根據需求,申請無償使用或付費使用政府數據。獲取數據后的私企可以開發出各種應用,例如大數據分析平臺、交通出行應用和企業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等。這些應用匯集在德陽市政府的大數據應用中心,市民可以在這里免費試用或付費購買。如果私企通過這些應用實現盈利,需要與政府數據提供方進行利益分配。其中70%的收益歸企業所有,30%歸政府部門。在項目孵化方面,政府選擇一些項目進行扶持,如提供資金、場地、人才和服務支持,幫助產品上市。

為建立規范的數據交易環境,需要加快立法與標準制定步伐,制定系統的產權規范。同時,建立數據產權登記平臺,利用區塊鏈等技術管理全生命周期產權;明確數據使用權與義務,加強數據安全保障。
數據要素產權登記平臺是一種創新的數據管理模式,它可以為數據要素的所有者、使用者和提供者提供一個公開、透明和可信的登記機制,從而明確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制定數據使用策略和安全準則,促進數據要素的合理流通和有效利用。
數據要素產權登記平臺也是一種有效的數據保護手段,它可以采用數據脫敏、加密與追蹤等技術手段,防止數據要素的泄露、篡改和濫用;通過建立數據要素的身份標識、歸屬關系和使用記錄,保障數據要素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數據要素產權登記平臺還是一種有力的數據監管工具,它可以通過提供數據要素的來源、去向和狀態的可追溯信息,加強對數據要素的監督監管,維護數據要素的合法性和合規性,保護數據要素的價值和尊嚴。
總之,數據要素作為新興的生產要素,其產權清晰化是實現其潛在價值的前提,也是規范數據交易與保護交易各方權益的基礎。建立規范的數據交易環境需要從產權清晰化入手,從制度、技術、市場多方面全面推進,這需要社會各方密切合作,加大投入,建立開放共享生態系統,系統推進。